“醉袖舞低千嶂月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醉袖舞低千嶂月”出自宋代白玉蟾的《对月六首》。
“醉袖舞低千嶂月”全诗
《对月六首》
宋代 白玉蟾
醉袖舞低千嶂月,清歌遏住九天云。
鸿归燕去伤秋老,鹤唳猿啼觉夜分。
《对月六首》白玉蟾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《对月六首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,作者是白玉蟾。下面是我为你提供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译文:
醉袖舞低千嶂月,
清歌遏住九天云。
鸿归燕去伤秋老,
鹤唳猿啼觉夜分。
诗意:
这首诗词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景象与情感。诗人借助艺术的手法,表达了对月亮的热爱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。诗中融入了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意象,以及诗人自身的情感。
赏析:
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富有意境的描写,展示了作者对月亮的痴迷和情感的抒发。
首句\"醉袖舞低千嶂月\"表现了诗人沉醉于夜晚月色之中,他的袖子随着他的舞蹈摇曳,仿佛在低吟婉转的月光下跳动。这一句中的\"千嶂月\"形容了月亮的辉煌和高挂在千嶂之间的壮丽景象。
第二句\"清歌遏住九天云\"描绘了诗人歌声的美妙,它如此动听,以至于连九天之上的云彩都为之停止了流动。这句意味深长,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表达能力的自信。
第三句\"鸿归燕去伤秋老\"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。鸿雁南飞,燕子北归,暗示着秋天的来临,而秋老则代表了岁月的衰老。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、岁月不饶人的感伤之情。
最后一句\"鹤唳猿啼觉夜分\"描述了夜晚的宁静与寂寞。鹤的叫声和猿猴的啼哭打破了夜晚的宁静,诗人感觉到了夜深人静的分寸。这句表达了作者在静夜中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寂寞的感受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动物的形象,以及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,表达了对月亮的痴迷、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思考。它以华丽的辞藻和意境深远的描写,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情感的丰富。